在发布会上,魅蓝推出了全新的“全面屏0.1”交互方式,它的出现旨在解决全面屏手机用户单手操作时的需求。或许未来魅蓝接下来的全面屏新机都会采用类似的方式,而魅蓝S6则顺势成为了让我们得以窥见魅蓝未来产品趋势的一扇窗户。
侧面指纹识别
相信大家用过全面屏手机以后,都对其超高屏占比的设计赞不绝口。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设计,导致大部分全面屏手机被迫选择背部开孔,有时还因为指纹识别模块与手机背壳存在色差,丧失了整机一体性。
 魅蓝S6的侧面指纹识别模块
好在魅蓝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,通过侧面指纹识别,解决了机身背部开孔的问题,还顺便带来了全新的指纹识别体验。无论你的惯用手是左手还是右手,魅蓝S6独特的侧面指纹开槽都能让你获得更顺畅的指纹解锁体验。
经典的“小圆圈”又回来了
在非全面屏手机时代,底部的“小圆圈”一直是广受用户好评的交互方式,也被众多魅友所认可。随后的mBack新交互,也为魅蓝手机带来更多可玩性。轻触返回,重按回到桌面的操作逻辑也被众多友商采用,不难看出这一交互方式的优异之处。
 魅蓝S6底部的“小圆圈”设计
来到了全面屏时代,魅蓝并没有放弃经典,而是打造了全新的交互方式,将“小圆圈”与mBack的操作逻辑完美结合,进化为“Super mBack”,并以虚拟“小圆圈”的形式融入屏幕底栏,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魅蓝手机。此外,该“小圆点”可在设置中自己选择显示颜色,而且“小圆点”可在设置中选择关闭,关闭后将出现传统安卓虚拟三按键模式。
 Super mBack的“小圆圈”设计
而在操作方式上,魅蓝S6的Super mBack也做到了还原mBack的传统操作逻辑。其内置压力感应,轻触“小圆圈”可以实现返回,重按可实现HOME键操作,而在“小圆圈”两端上滑,即可实现多任务。如果你是魅蓝手机的老用户,这一操作逻辑你一定十分熟悉。
 底栏处横向滑动可快速切换多任务
另外,魅蓝也为全面屏手机带来了新的操作方式,长按底部空白区或者在底栏处横向滑动,也可快速切换选择多任务,多种操作方式,只为更贴近你的使用习惯。
对于入门级手机的性能,大多数人认为它只要够用就行。不过随着手游、直播等娱乐方式日益火爆,一款“够用”的手机显然无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,此时性能更强的产品才会获得用户的喜爱。
 三星Exynos芯片
为了获得同价位中更加优秀的性能,魅蓝S6采用了三星Exynos 7872六核处理器,并辅以3GB运存。通过安兔兔跑分测试,最终得分90659分,表现不错。
  魅蓝S6跑分
下面通过实际体验来看看魅蓝S6的性能表现。我们使用目前比较火爆的手游《荒野行动》进行测试,在高帧率模式下,魅蓝S6的运行状态还算平稳,虽然存在偶发的卡顿现象,不过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流畅的。
 运行《荒野行动》比较流畅
三星Exynos 7872六核处理器加入了两个Cortex-A73核心,相比上一代A72核心提升不少,同时功耗下降20%,对于千元机来说非常合适。另外,三星Exynos 7872也是一款全网通芯片,无论你在用哪家运营商的网络,都能使用魅蓝S6获得顺畅的网络浏览体验。
1600万像素拍照能力不错
魅蓝S6采用一颗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,F2.0光圈,从数据上看中规中矩。那么这颗摄像头的表现如何呢?还是让我们通过样张来了解一下。
 魅蓝S6样张
 魅蓝S6样张
 魅蓝S6样张
 魅蓝S6样张
通过样张来看,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魅蓝S6拍出的照片观感不错,只是部分样张中的色彩上稍显寡淡,与真实场景相比有些微小的差别。而对于暗部细节的还原方面,魅蓝S6还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空间。
 魅蓝S6近景样张
 魅蓝S6近景样张
 魅蓝S6近景样张(100%放大)
而在近景方面,魅蓝S6的表现还算比较给力,对于细节颜色的还原也能把握得比较到位。在拍摄近景照片时,魅蓝S6的16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样张细节保留了很多。
 魅蓝S6夜景样张
 魅蓝S6夜景样张
 魅蓝S6夜景样张
夜景拍摄方面,魅蓝S6的表现中规中矩,样张中存在涂抹的痕迹,纯净度并不算高。总体来看也算符合它的产品定位。
前置摄像头表现出色
魅蓝S6采用了同价位内比较领先的800万像素摄像头,F2.0大光圈,可以让广大用户拍出素质优秀的自拍照。结合ArcSoft的美颜算法和自适应美肤技术,使用魅蓝S6也可以拍出十分自然的美颜照片,同时拥有出色的解析力和细节表现。
  魅蓝S6前置摄像头样张
总结
虽然说手机屏幕早已成为人们日常接触最频繁的视窗之一,但是屏幕素质并不能直接决定一款产品带给人的第一印象。魅蓝S6通过颇具创新的Super mBack交互方式,让我们看到了全面屏手机不一样的使用体验。另外,别出心裁的侧面指纹识别,也让这款全面屏手机成为魅蓝向差异化道路上前进的又一步。
从微博文案到历次发布会邀请函,魅蓝一直走在“作”的道路上。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“作”,我们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产品出现。全新的魅蓝S6,就是一款“作”出来的优秀作品。
|